1. 首页 >  字词大全

得勿_得勿的含义_得勿的意思_得勿组词

作者:方老师 更新时间:2025-04-22

 

得勿的拼音与注音

“得勿”(de wù)是一个古老的汉语词汇,拼音为“de wù”,注音为“˙ㄉㄜ ㄨˋ”。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在古代文献中却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

得勿的基本释义与引证解释

“得勿”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主要表示两种含义:一是“得无”,即“莫非”、“岂不是”的意思;二是“能不”、“只怕”的意思。下面通过具体例子来详细解释这两种含义: . 得无(莫非、岂不是):例如,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六郎》中,“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许?’许曰:‘然,何见知?’又曰:‘得勿客邑为淄?’曰:‘然,何见知?’主人不答,遽出。”中的“得无”和“得勿”都表示“莫非”的意思,主人猜测客人可能姓许或来自淄地,而客人回答说确实如此,但不知道主人是如何知道的。 . 能不只怕:在《聊斋志异·卷二·婴宁》中,“何处郎君,闻自辰刻便来,以至于今。意将何为?得勿饥耶?”这里的“得勿”表示“只怕”的意思,意为“你是不是饿了?”主人担心郎君是否已经饿了,所以提出这样的疑问。

得勿的近音词与近义词

“得勿”有两个近音词,分别是“得毋”(de wú)和“得无”(dé wú)。这两个词在古代汉语中也表示类似的意思。“得无”更常见于文言文中,而“得毋”则较少使用。 在近义词方面,“得勿”可以被理解为“莫非”、“岂不是”、“只怕”等词语的同义表达,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表达一种推测或担心的情感。

得勿的反义词与词语组词

由于“得勿”主要用于表达推测或担心的情感,因此很难找到直接的反义词。但如果我们从其语境出发,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不确定性或怀疑的表达方式。如果要用反义词来表达确定性,则可以用“确实”、“肯定”等词语来表示。 至于词语组词,“得勿”本身作为一个独立词汇,通常不会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但它所在的句子结构可以灵活多变,例如:“得勿是您?”、“得勿有误?”等。

得勿的词语造句

为了更好地理解“得勿”的用法,以下提供几个例句: . 推测身份:“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许?’” - 表达了主人对客人身份的猜测。

. 确认信息:“得勿客邑为淄?” - 主人进一步猜测客人来自淄地,以确认信息。

. 表达担心:“得勿饥耶?” - 主人担心郎君是否已经饿了。

. 询问情况:“得勿有所遗漏?” - 表达对某事是否有所遗漏的担忧。

. 表达不确定:“得勿是他?” - 表达对某人的身份表示不确定。

得勿的相关词

除了上述提到的“得无”、“得毋”外,还有一些与“得勿”相关的词汇,如“莫非”、“岂不是”、“只怕”等。这些词汇在表达推测或不确定情感时,具有相似的功能。 “得勿”是一个充满古韵的词汇,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重要的应用,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通过对它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