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册_符册的含义_符册的意思_符册组词
拼音:fú cè
注音:ㄈㄨˊ ㄘㄜˋ
繁体:符冊
基本概念
“符册”这一词语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含义较为复杂。根据文献记载,“符册”一词通常指的是“符策”,即古代王或官员所使用的符命与书册。在《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符册”也用来指代皇或重要官员所拥有的象征权力和地位的重要文件和物品。
词语解释
“符册”一词的主要含义有以下几种解释:
. 见“符策”:古代王或官员使用的符命与书册。
. 符命与书册:泛指具有某种权威性的文书或记录。
. 在《三国演义》中的具体应用:“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尽皆抛弃。”这里“符册”指的是皇所用的重要文书、典籍及其他御用物品。
近音词
- 符策(fú cè):指古代王或官员所使用的符命与书册。
- 覆策(fù cè):指一种策略或计谋。
- 腹测(fù cè):指通过观察腹部形状来推测胎儿性别,是一种古老的卜方法。
- 扶策(fú cè):指扶持或辅助。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文书、文件、典籍、文献。
- 反义词:废纸、无用之物、。
词语组词
- 符策:古代王或官员所使用的符命与书册。
- 符书:古代用于传达命令或指示的文书。
- 符命:古代王或官员所使用的象征性文书,具有特殊意义。
- 符籍:古代用于记录官员身份或职务的文书。
- 符录:古代用于记录重要事件或决定的文书。
词语造句
. 在古代宫廷中,符册是重要的文书,用来记录皇的命令和决策。
. 据史料记载,在战乱时期,许多朝臣携带符册逃离京城,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书。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其中“遗诏”也是一种符册的形式。
. 在古代,符册不仅是一种文书,更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只有拥有符册的人才能行使权力。
. 随着时代的发展,符册逐渐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文件和记录,成为现代社会管理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相关词
- 符策:古代王或官员所使用的符命与书册。
- 符书:古代用于传达命令或指示的文书。
- 符命:古代王或官员所使用的象征性文书,具有特殊意义。
- 符籍:古代用于记录官员身份或职务的文书。
- 符录:古代用于记录重要事件或决定的文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符册”这一词语虽然在现代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古代却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文书形式,更承载了权力、权威以及文化传承的多重内涵。在现代社会,虽然符册的具体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其背后所的和文化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