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孰_恶孰的含义_恶孰的意思_恶孰组词
拼音与注音 恶孰(è shú),其拼音为“è shú”,注音为“ㄜˋ ㄕㄨˊ”。此词虽看似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词语解释 恶孰,即恶稔。《汉语大词典》释义为:恶稔,指恶行已至极点。它多用于描述那些罪恶滔天、无可救药之人或事。该词最早出现在东汉蔡邕的《光武济阳宫碑》中,文中提到:“姦王莽媮有神器,十有八年,罪成恶孰,天人致诛。”这里用来形容王莽篡位后,其罪行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最终受到上天和人民的惩罚。 引证解释 汉代著名文人蔡邕在其著作《光武济阳宫碑》中提到:“姦王莽媮有神器,十有八年,罪成恶孰,天人致诛。”这表明恶孰一词常用于形容罪行累累、恶贯满盈之人或事。例如,在汉代,王莽篡夺刘氏江山,建立新朝,其统治期间,政治,民不聊生。经过十八年的统治,其罪行逐渐累积到无法容忍的地步,最终被推翻。蔡邕在此处用恶孰一词来形容王莽的罪行已经达到了顶点,天人共愤,最终被人民所推翻。 近音词 恶孰的近音词包括: - 蛾述(é shù) - 轭束(è shù) - 鹗书(è shū) - 额数(é shù) - 恶书(è shū) - 蛾术(é shù) - 蛾述(é shù) - 轭束(è shù) 这些词语虽然发音相近,但意思完全不同,使用时需要加以区分。 近义词与反义词 恶孰作为表示罪恶滔天的词语,其近义词有: - 恶贯满盈 - 罪大恶极 - 罪恶昭彰 - 丧尽天良 - 作恶多端 反义词则有: - 功德圆满 - 仁至义尽 - 德高望重 - 善始善终 - 大公无私 词语组词 恶孰可以与其他词汇搭配,形成新的短语,如: - 恶孰难返 - 恶孰盈满 - 恶孰之罪 - 恁恶孰甚 - 恶孰之罚 词语造句 . 他犯下的罪行恶孰难返,最终只能接受法律的严惩。 . 自从王莽篡位以来,他的恶孰之罪已积重难返,最终导致了新朝的覆灭。 . 这些年来,他不断作恶,恶孰之罪已达到极致,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 恶孰盈满,他所犯下的罪行已无法挽回,注定要受到天谴。 . 恶孰之罚,他因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而遭到法律和社会的双重惩罚。 相关词 恶孰作为描述罪行滔天的词语,与其相关的词还包括: - 恶贯满盈:形容罪恶积累到极点,无法再增加。 - 罪大恶极:形容罪行极其严重,令人发指。 - 丧尽天良:形容人完全丧失良心,做出之事。 - 罪恶昭彰:形容罪行暴露无遗,无法掩盖。 - 作恶多端:形容经常做坏事,罪行累累。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恶孰一词在历史文献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深远影响。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符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