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籍_科籍的含义_科籍的意思_科籍组词
科籍的拼音与注音
“科籍”拼音为“kē jí”,注音为“ㄎㄜ ㄐ一ˊ”。这一词汇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途。
科籍的词语解释
“科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其一,指登科录之类,即记录科举及格人员名单的官方文件;其二,明清时代六科给事中官署中的簿册档案,用于记载官员的日常事务、奏章等重要信息。
科籍的引证解释
明代诗人李东阳在其作品《送乔生宇归乐平》中写道:“我友中书君,十年抗师席。当时门下士,往往继科籍。”这里,“科籍”指的是科举后的录取名单。而在《明史·职官志三》中则提到:“凡日朝,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珥笔记旨。凡题奏,日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编纂。”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六科给事中官署使用“科籍”来记录每日的奏章和日常事务。
科籍的近音词
“科籍”的近音词包括“疴疾”、“轲机”、“克济”、“客寄”、“客计”、“课计”、“课绩”、“科髻”。这些词虽然发音相近,但意义各不相同。
科籍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科籍”的近义词可以是“登科录”、“名册”等,而反义词则难以具体定义,因为“科籍”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没有直接对立的概念。
科籍的词语组词
“科籍”可以与其他词汇组成新的词语,如“科籍登录”、“科籍管理”等,用于描述与记录、管理有关的活动。
科籍的词语造句
. 在古代,科举下的学子们通过科籍了解自己的成绩和排名。 . 为了确保公正透明,将所有官员的日常事务详细记录于科籍之中。 . 明代著名文人李东阳在其诗歌中提及了科籍的重要性,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的重视。 . 由于科籍的丢失,导致许多重要的政务信息无法追溯,给当时的行政管理带来了困扰。 . 现代化的电子科籍系统使得能够更高效地管理各类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科籍的相关词
“科籍”与“科举”、“官署”、“簿册”、“档案”等词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科举”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而“官署”则是负责执行的机构。“簿册”和“档案”则是记录和保存各种信息的工具,它们在古代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