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字词大全

共韵_共韵的含义_共韵的意思_共韵组词

作者:方老师 更新时间:2025-04-26

 

拼音与注音 “共韵”在汉语拼音中写作“gòng yùn”,用汉语注音表示为“ㄍㄨㄥˋ ㄩㄣˋ”。在繁体字中,它写作“共韻”。 词语解释 “共韵”一词主要用于描述古代诗歌的一种韵律形式,指的是在一首诗中所有诗句都使用相同的韵脚。这种韵律形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汉乐府、唐诗等早期诗歌作品中。它不仅体现了汉语诗歌的音乐美,还反映了诗人对语言节奏和韵律的精心安排。 引证解释 南朝梁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明诗》中提到:“联句共韵,则《柏梁》餘製。”表明,在创作诗歌时,如果多句诗共同使用一个韵脚,那么这种韵律形式可以追溯到《柏梁台诗》的创作方式。《柏梁台诗》是汉武时期的一首集体创作的诗歌,每句诗都以“梁”字结尾,形成了独特的共韵效果。 近音词 “共韵”的发音与以下词语相似: - 公允(gōng yǔn):公正公平。 - 工运(gōng yùn):工人运动。 - 攻熨(gōng yùn):一种熨烫衣物的方式。 - 共抎(gòng yǔn):同“共韵”。 - 共允(gòng yǔn):同“共韵”。 - 公允(gōng yǔn):同上。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同韵:指诗句中使用相同韵脚的现象。 - 协韵:与“共韵”类似,强调诗句之间韵脚的统一性。 反义词: - 异韵:指诗句之间不使用相同的韵脚,即不同韵错使用。 词语组词 “共韵”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在具体语境下,它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形成新意,如: - 共韵体:指所有诗句均使用同一韵脚的诗歌体裁。 - 共韵诗:使用共韵手法创作的诗歌。 词语造句 . 在古代,许多诗人喜欢采用共韵的形式来创作诗歌,以此展现他们对诗歌韵律美的追求。 . 杜甫的《春望》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共韵诗,但其诗句间的韵脚变化也展现了汉语诗歌韵律的多样性。 . 古代文人常通过共韵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使得诗歌更富有音乐性和感染力。 . 研究者们发现,《柏梁台诗》作为最早的共韵诗之一,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尽管共韵已不再是主流,但一些诗人仍然会借鉴这一传统手法,赋予诗歌新的生命力。 相关词 除了上述提到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组词外,还有一些与“共韵”相关的概念或术语: - 押韵:指诗句末尾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音节,使诗歌读起来更加和谐悦耳。 - 韵脚:诗句末尾使用相同或相近音节的部分,是构成诗歌韵律的重要元素。 - 平仄:汉语诗歌中根据声调的高低起伏形成的韵律规则,与共韵一起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感。 - 格律诗:遵循一定韵律规则创作的诗歌类型,共韵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 自由诗:不拘泥于固定韵律和格式的诗歌形式,与共韵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共韵”不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韵律形式,更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不仅展示了汉语诗歌的魅力,也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