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桐_剪桐的含义_剪桐的意思_剪桐组词
剪桐的基本信息
- 词语:剪桐
- 拼音:jiǎn tóng
- 注音:ㄐ一ㄢˇ ㄊㄨㄥˊ
- 词性:名词
剪桐的词语解释
“剪桐”源自《吕氏春秋·重言》中的一个典故,讲述了周成王与唐叔虞之间的一段故事,后来被用来象征分封。具体解释如下: . 《吕氏春秋·重言》中的典故: - 英文:The story from "Chong Yan" in the "Lüshi Chunqiu". - 解释:周成王与唐叔虞闲居时,用梧桐叶制成珪,授予唐叔虞说:“我用这个封你。”唐叔虞高兴地告诉周公。周公请示成王是否真的要封唐叔虞,成王回答说这只是玩笑。周公说:“我听说天子无戏言。天子的话,史官会记录,乐工会吟诵,士人会传颂。”于是成王正式封唐叔虞于晋。 - 引证: - 《吕氏春秋·重言》:“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 . 分封的典实: - 英文:Symbol of enfeoffment. - 解释:后世用“剪桐”来象征分封,表示君主对臣子的赏赐和封赏。 - 引证: - 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剪桐疏爵,分茅建社。” - 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剪桐的外语翻译
- 英语:Symbol of enfeoffment; the story of "cutting the paulownia leaf"
- 德语:Symbol der Lehenvergabe; die Geschichte von "paulownia-Blatt schneiden"
- 法语:Symbole de la concession féole; l'histoire de "couper une feuille de paulownia"
剪桐的近音词
- 剪筒(jiǎn tǒng):指剪裁筒状物。
- 奸通(jiān tōng):指私通或通奸。
- 贱同(jiàn tóng):指地位低下的人。
- 建同(jiàn tóng):指共同建立。
- 建统(jiàn tǒng):指建立统一。
- 肩痛(jiān tòng):指肩膀疼痛。
- 践统(jiàn tǒng):指继承或接替。
- 兼统(jiān tǒng):指同时管理或统治。
剪桐的近义词
- 分封:指君主将土地和权力分给诸侯或臣子。
- 封赏:指君主对臣子的赏赐和封赏。
- 赏赐:指上级对下级的奖励或恩赐。
- 赐予:指给予或赏赐。
- 封赐:指君主对臣子的封赏。
- 恩赐:指上级对下级的恩惠或赏赐。
- 封爵:指君主对臣子的封爵。
- 封侯:指被封为侯爵。
剪桐的反义词
- 剥夺:指强行收回或取消。
- 没收:指强制收缴。
- 贬谪:指贬官或流放。
- 惩罚:指对错误行为的处罚。
- 降级:指降低级别或职位。
- 撤职:指。
- 贬斥:指贬低或排斥。
- 废黜:指废除或罢免。
剪桐的词语组词
- 剪字组词:
- 剪桐
- 剪贴
- 剪辑
- 剪纸
- 剪裁
- 剪影
- 剪刀
- 剪枝
- 桐字组词:
- 剪桐
- 桐油
- 桐木
- 桐花
- 桐子
- 桐叶
- 桐琴
- 桐城
剪桐的词语造句
. 《吕氏春秋·重言》中的典故: - 《吕氏春秋·重言》中记载,周成王与唐叔虞闲居时,用梧桐叶制成珪,授予唐叔虞说:“我用这个封你。”唐叔虞高兴地告诉周公,周公请示成王是否真的要封唐叔虞,成王回答说这只是玩笑。周公说:“我听说天子无戏言。天子的话,史官会记录,乐工会吟诵,士人会传颂。”于是成王正式封唐叔虞于晋。 - 在古代,君主的每一句话都非常重要,正如周成王与唐叔虞的故事所显示的那样,即使是玩笑话也可能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 《吕氏春秋》中的“剪桐”故事,展示了周公的智慧和对君主言行的尊重,也体现了古代君主的权威和责任。 - 《吕氏春秋》中的“剪桐”故事,被后世广泛引用,成为分封的典实,象征着君主对臣子的信任和赏赐。 - 《吕氏春秋》中的“剪桐”故事,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更是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 . 分封的典实: - 唐王勃在《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中提到:“剪桐疏爵,分茅建社。”描述了君主对臣子的封赏。 - 唐高适在《信安王幕府》诗中提到:“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表达了对信安王的赞美和敬仰。 - 在古代,君主对臣子的封赏常常伴随着象征性的仪式,如“剪桐”和“分茅建社”,这些仪式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还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 - “剪桐”作为分封的典实,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还在历史上多次被用于表彰和奖励有功之臣。 - 在古代,君主的每一次封赏都是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如“剪桐”这样的典故,不仅记录了历史,还传承了文化。 . 其他用途: - 他在写作时,常常引用“剪桐”的典故,表达对君主权威和臣子忠诚的赞美。 - 他在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时,发现“剪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典故,象征着君主对臣子的信任和赏赐。 - 他在讲解古代历史时,用“剪桐”的故事来说明君主的言行对的影响。 - 他在编写教材时,将“剪桐”的故事纳入其中,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的政治文化。 - 他在创作诗歌时,用“剪桐”的典故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赞美。
剪桐的相关词
- 剪桐:指周成王与唐叔虞的故事,象征分封。
- 分封:指君主将土地和权力分给诸侯或臣子。
- 封赏:指君主对臣子的赏赐和封赏。
- 赏赐:指上级对下级的奖励或恩赐。
- 赐予:指给予或赏赐。
- 封赐:指君主对臣子的封赏。
- 恩赐:指上级对下级的恩惠或赏赐。
- 封爵:指君主对臣子的封爵。
- 封侯:指被封为侯爵。
- 剥夺:指强行收回或取消。
- 没收:指强制收缴。
- 贬谪:指贬官或流放。
- 惩罚:指对错误行为的处罚。
- 降级:指降低级别或职位。
- 撤职:指。
- 贬斥:指贬低或排斥。
- 废黜:指废除或罢免。
- 《吕氏春秋·重言》:记载了“剪桐”的典故。
-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唐王勃的作品,提到“剪桐”。
- 《信安王幕府》:唐高适的作品,提到“剪桐”。 “剪桐”源于《吕氏春秋·重言》中的一个典故,讲述了周成王与唐叔虞之间的故事,后来被用来象征分封。通过研究和了解“剪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词语的历史背景和实际应用。无论是古代的文献,还是现代的文化传承,“剪桐”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我们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境,还能在写作和口语中增加语言的表现力。无论是描述古代君主的封赏,还是探讨现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剪桐”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