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示_赐示的含义_赐示的意思_赐示组词
赐示的基本信息
- 词语:赐示
- 拼音:cì shì
- 注音:ㄘˋ ㄕˋ
- 词性:名词/动词
赐示的词语解释
“赐示”在汉语中是一个敬辞,主要用于以下几个含义: . 敬辞。谓告知,示知: - 英文:to inform; to notify - 解释:用于表示对方告知或示知某事,带有尊敬之意。 - 引证: -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臣 昉 啟,奉勑并赐示《七夕》五韵。” - 隋炀 《入朝遣使参书》三:“奉旨於 荆州 当阳县 境 玉泉山 陲,为建造伽蓝招提行道,图写地形,具以赐示。” . 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来信: - 英文:a respectful term for the other 's letter - 解释:用于书信中,尊敬地称呼对方的来信。 - 引证: - 《艺风堂友朋书札·王懿荣二五》:“赐示领悉,稍迟当向索取来呈閲。” -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所以此后赐示,可寄‘北四川路底、内山书店转、周豫才收’,较妥。” . 请给予明示: - 英文: give clear instructions - 解释:请求对方给予明确的指示或说明。 - 引证: - 隋炀 《入朝遣使参书》:“行道图写地形,具以赐示。”
赐示的外语翻译
- 英语:
- to inform; to notify
- a respectful term for the other 's letter
- give clear instructions
- 法语:
- informer; notifier
- terme respectueux pour la lettre de l'autre partie
- veuillez donner des instructions claires
赐示的近音词
- 祠室:cí shì
- 祠事:cí shì
- 此时:cǐ shí
- 刺史:cì shǐ
- 辞世:cí shì
- 慈侍:cí shì
- 慈氏:cí shì
- 慈石:cí shí
赐示的近义词
- 敬辞。谓告知,示知:
- 通知:notify
- 告知:inform
- 通告:announce
- 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来信:
- 来信:letter
- 函件:correspondence
- 书信:mail
- 请给予明示:
- 指示:instructions
- 指导:guince
- 说明:clarification
赐示的反义词
- 敬辞。谓告知,示知:
- 隐瞒:conceal
- 隐藏:hide
- 保密:keep secret
- 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来信:
- 回信:reply
- 答复:response
- 回复:answer
- 请给予明示:
- 拒绝:refuse
- 否定:deny
- 驳回:reject
赐示的词语组词
- 赐字组词:
- 赐示
- 赐教
- 赐命
- 赐福
- 赐书
- 赐酒
- 赐封
- 赐爵
- 赐谥
- 赐姓
- 示字组词:
- 赐示
- 示范
- 示威
- 示好
- 示弱
- 示警
- 示意
- 示众
- 示爱
- 示现
赐示的词语造句
. 敬辞。谓告知,示知: - 他说:“南朝梁任昉在《奉答敕示七夕诗启》中提到,‘臣 昉 啟,奉勑并赐示《七夕》五韵’,表达了对皇赐诗的感激之情。” - 他说:“隋炀在《入朝遣使参书》中提到,‘奉旨於荆州当阳县境玉泉山陲,为建造伽蓝招提行道,图写地形,具以赐示’,显示了他对地方建设的关注。” . 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来信: - 他说:“《艺风堂友朋书札·王懿荣二五》中提到,‘赐示领悉,稍迟当向索取来呈閲’,体现了对朋友来信的尊重和回应。” - 他说:“鲁迅在《书信集·致姚克》中提到,‘所以此后赐示,可寄‘北四川路底、内山书店转、周豫才收’,较妥’,说明了他对通信地址的详细说明。” . 请给予明示: - 他说:“隋炀在《入朝遣使参书》中提到,‘行道图写地形,具以赐示’,请求对方提供详细的地形图。” - 他说:“在古代,官员常常用‘赐示’一词来请求上级给予明确的指示,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 其他用法: - 他说:“在现代社会,‘赐示’一词虽然不常用,但在一些正式的书信往来中,仍然可以用来表达对对方来信的尊重。” - 他说:“在古代文献中,‘赐示’一词经常出现在皇与臣子之间的通信中,体现了君臣之间的礼仪和尊重。”
赐示的相关词
- 敬辞。谓告知,示知:
- 通知:notify
- 告知:inform
- 通告:announce
- 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来信:
- 来信:letter
- 函件:correspondence
- 书信:mail
- 请给予明示:
- 指示:instructions
- 指导:guince
- 说明:clarification “赐示”在汉语中是一个充满敬意的词语,主要用于表示对方告知或示知某事,或尊敬地称呼对方的来信。通过了解“赐示”的不同用法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无论是在古代文献中,还是在现代生活中,“赐示”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希望这篇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赐示”这一词语。